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9:59:23
国际天文学家团队宣布发现“三星连珠”行星系统
发布日期:2025-10-26 16:35:52  稿源:Win10s.COM

来自列日大学等机构的国际科研团队在距离地球约190光年远的双星系统TOI-2267内,发现了三颗类似地球大小的行星。这一成果详细发表于《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期刊,为双星系统中行星的形成和稳定提供了新的科学洞见——过去科学家认为这类环境极难孕育复杂的行星结构。


首席研究员、列日大学ExoTIC小组成员Sebastián Zúñiga-Fernández介绍:“分析显示,这个系统非常独特:两颗行星围绕其中一颗恒星运行,第三颗行星则环绕伴星。这使TOI-2267成为首个被发现‘双星各自都有凌日行星’的系统。”

TOI-2267由两颗靠得极近的恒星构成,形成了一个高度紧凑的轨道结构,理论上并不利于行星形成。尽管如此,科学家们还是在这对恒星附近探测到了三颗体积小、以短周期紧密环绕的岩石行星。这一发现挑战了过去对动态不稳定环境下如何形成和维持行星系统的长期认知,说明大自然在极端条件下也能创造稳定的行星体系。

研究联合负责人、安达卢西亚天体物理研究所(IAA-CSIC)科学家Francisco J. Pozuelos表示:“我们的发现刷新了数项纪录,包括这是已知轨道最紧凑、最冷的双星行星组合,也是首次在双星两侧都观测到行星凌日。”

本次发现利用了太空望远镜采集的数据,最初两颗行星由列日大学和IAA-CSIC团队借助自主开发软件SHERLOCK识别,随后提前开展了地基后续观测。最终对信号进行确认,采用了包括SPECULOOS和TRAPPIST在内的多台天文台。这些由列日大学主导的机器人望远镜,专为研究距离较远、温度较低恒星周围的小型系外行星而设计,为行星的确认和系统的定性分析发挥了关键作用。

Sebastián Zúñiga-Fernández补充道:“在这样局促的双星系统中发现三颗类地行星,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机会,能够测试行星形成理论在复杂环境下的适用性,更好理解银河系中可能存在的多样化行星结构。”Francisco J. Pozuelos则指出:“该系统是理解岩石行星在极端动力学环境下能否形成与存续的天然实验室,而此前的观念认为其稳定性会受到极大限制。”

这一发现不仅为双星环境下行星形成的机制提出新问题,还为后续观测铺平了道路,包括有望借助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JWST)和新一代大型地基天文台,精确测定这些系外行星的质量、密度甚至大气成分。

研究团队强调,这一成果,也展示了空间任务与地面专用望远镜(如SPECULOOS和TRAPPIST)协同,助推系外行星科学边界的强大能力。

编译自/ScitechDaily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9:59:23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