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04:33:12
拿破仑军队在俄国败北 击败他们的病原体并非我们认为的那种
发布日期:2025-10-24 23:43:03  稿源:Win10s.COM

拿破仑帝国崩溃的先兆之一,便是他在1812年入侵俄国后遭遇的惨痛失败。长期以来,研究人员认为斑疹伤寒(一种在不卫生环境下容易传播的虱传疾病)是罪魁祸首,但最新的DNA分析却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1812年6月24日,拿破仑·波拿巴率领着超过60万大军横渡今天立陶宛境内的涅曼河,发起了著名的俄国远征,其目标是迫使俄国重新加入对英国的贸易禁运(亚历山大一世因经济压力而退出了禁运)。但到了当年12月,存活下来的拿破仑士兵已不足10万。许多人死于严酷俄国冬天造成的冻伤,也有很多因俄军实施的焦土政策导致饥饿而亡。还有大量士兵死于疾病,而过去普遍认为的主因是斑疹伤寒。

斑疹伤寒理论的依据,是在拿破仑士兵遗骸上发现了体虱,以及能引发该病的立克次体(Rickettsia prowazekii)DNA。然而,巴黎巴斯德研究院主导的最新研究,对在立陶宛维尔纽斯一处万人坑中发现的士兵牙齿进行了DNA分析,结果未能检测到斑疹伤寒相关病原体(包括R. prowazekii)。

相反,团队在这些士兵的牙齿中发现了两种其他致病菌: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ca),以及引发回归热的回归热螺旋体(Borrelia recurrentis)。前者通过受污染食物传播,感染后会导致肠热病,症状类似发热、头痛和虚弱。后者同样可通过体虱传播,症状与斑疹伤寒相近。这两种疾病在19世纪初缺乏卫生条件和抗生素的情况下,都足以致命。

研究负责人Nicolás Rascovan表示:“用我们现在拥有的技术来检测和诊断二百年前的事情,非常令人兴奋。”

有趣的是,研究小组还发现,这些士兵体内的回归热螺旋体与2000年前铁器时代英国的古老毒株非常一致。这种古毒株应当在肆虐军队后很快灭绝,因为今天人类感染的回归热螺旋体均属不同谱系。

Rascovan补充道:“这显示了古DNA技术在揭示传染性疾病历史方面的强大力量,是现代样本所无法还原的。”

之所以与以往对斑疹伤寒致病理论出现分歧,在于现今DNA分析工具的进步。过去的研究主要依赖PCR扩增技术,可放大极微量或降解的DNA片段进行检测。而本次研究则用上了更先进的古DNA(aDNA)分析方法,得以更全面地分析样本。

Rascovan表示:“古DNA会严重降解成短小碎片,PCR很难奏效。我们的方法可以‘撒更大的网’,基于这些极短的古代序列捕捉更多不同DNA来源。”

该研究成果已发表在《Cell Press》期刊上。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04:33:12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