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交媒体上,经常能够刷到网友们分享自己与伴侣睡前“ Deep talk(深度交流)”的体验,有人觉得这是灵魂深处的交流与碰撞,也有人觉得这是最亲密和浪漫的一件事情,认为这种毫无保留的谈话总会让人感到非常幸福。
不过,也有不少人表示,不知道该怎么与伴侣进行这种 “Deep talk” ,有时候就算想和伴侣聊聊心里话,也很难开口。所以,今天的文章,我们就来聊一聊亲密关系中的深度交流到底是什么,以及应该如何与伴侣进行这种深度交流。
什么是 Deep talk?
Deep talk,在心理学中也叫作实质性对话(Substantive conversations),指的是一种涉及有意义的信息交换的对话,比如交流个人经历、价值观、感受以及愿望等主题。
心理学研究认为,深度交流和日常的闲聊(Small talk)都是社交方式之一,只不过闲聊更偏向于建立和保持浅层的社会联系,比如跟同事打招呼、问邻居“吃了没”等,而深度交流则更适用于朋友、家人和伴侣这些比较紧密的关系中,能够提升关系带来的意义感和幸福感。
尤其是对于爱情来说,深度交流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社会渗透理论(Social penetration theory)认为,建立一段深层次的亲密关系就像洋葱剥皮,外层是表面信息的交流,内层才是核心的自我,只有一层一层地逐渐增进交流的深度和广度,才能建立稳固而持久的亲密感。
对此,心理学家亚瑟·阿伦(Arthur Aron)等人设计了一个非常著名的“产生爱情的 36 问”实验,他们让 100 名陌生人两两配对形成 50 对组合,然后在 45 分钟内完成三组不同深度的交流任务,每组包含 12 个问题或活动,一共 36 个:
· 浅层交流任务:双方只进行基本信息的分享,例如“你想出名吗?以怎样的方式”“你最近一次唱歌是什么时候”“如果你能获得一种能力,那会是什么”等。
· 中层交流任务:双方交流个人经历和感受等较为私人的信息,例如“你梦寐以求的事情是什么?为什么没有去做”“你最珍贵/糟糕的回忆是什么”“你和妈妈的关系怎么样”等。
· 深层交流任务:双方交流内心最深处或最脆弱的信息,例如“诚实地告诉对方,你喜欢 Ta 哪些地方”“你上次在别人面前或自己哭时什么时候”“向对方征求某个私人问题的建议,并请对方反馈在 Ta 看来你对此是怎样的感受”等。
结果发现,越是深层的交流,就越能提升双方的亲密感。最有意思的是,其中有些参与者在完成实验后真的成为了情侣,甚至有一对最终还结成了夫妻。[2]后来还有研究发现,当人们在面对压力时,如果能与伴侣进行深度的交流,就能很好降低生理和情绪上的应激反应,表现出更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3]不仅如此,经常有深度交流的情侣,其分手的可能性更低,关系质量也会更高。[4]所以,强烈建议所有的情侣或夫妻都试试与对方进行深度交流,感情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好!
Deep talk 的三个要素
那么,在亲密关系中,怎样的对话才算是一次深度交流呢?心理学家洛朗索及其同事通过研究 158 名处于恋爱关系的参与者在 1-2 周内的互动情况发现,一次能够有效提升亲密感的聊天互动必须包含以下三个要素:[5]
· 自我表露(Self-disclosure):指个体主动向对方分享关于自己的个人信息、想法、感受或需求。
· 伴侣表露(Partner disclosure):指对方向自己表露内心想法、感受或需求的程度。
· 感知伴侣回应(Perceived partner responsiveness):指当个体表露自我时,主观上感受到伴侣对自己的回应是否理解、重视和接纳。
也就是说,深度交流不能只是单方面的诉苦或说心里话,而是一个要求双方都积极参与其中的双向表露过程,两个人轮流地分享、表达和倾听,并且带着理解和接纳的姿态来回应对方。
举个例子,假设你对伴侣说:“我最近感觉工作好迷茫,每天都在做重复的事情。”这时,如果对方只是在听完了以后淡淡地回一句:“没办法啊,工作不都这样吗。”这就很难变成深度的交流,因为既缺乏积极的回应,也没有来自伴侣的自我表露。
但是,如果伴侣可以这样回应:“感觉你对这份工作不太满意,是感觉没什么成长吗?”这就会让人感到自己的情绪是得到重视和理解的,从而提升分享欲,比如你可能会接着说:“是啊,我担心这样不利于以后的晋升。”
而这个时候,伴侣也能够顺势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我有时候也会有这样的感受,尤其是之前那份工作就是这样的。”所以,如果伴侣之间的对话能够同时具备双方的相互表露以及积极回应,那就是一次很好的深度交流,会让双方在互动的过程中增进彼此的了解,倾诉内心的情绪,又能感受到彼此温暖的爱与支持。
此外,该研究还发现,情感上的表露比聊客观事实更能增进亲密感。也就是说,深度交流里不能只聊“发生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分享“这件事对你意味着什么,让你有怎样的感受”。
比如在“今天开会的时候我的方案被批评了”(事实表露)以外,再加上一句“这让我好难过啊,感觉我不适合这份工作”(情感表露),这样才能促进彼此的交流真正进入到更深的层次。
怎么开启 Deep talk?
前面说了这么多深度交流的好处,道理咱都懂了,但是具体该怎么做呢?接下来,我们就提供几个心理学 Tips,帮助大家学会在关系中主动创造更多的“Deep talk”时刻。
1、约定合适的时间
深度交流很需要有一个相对安静和舒适的环境,试想一下,如果你刚忙了一天的工作,伴侣突然抛出一句“你觉得我们现在的关系怎么样”,这就很难让人愿意进入深度的交流。更好的做法是两个人约定或特意空出一段合适的时间,比如可以选择睡前半小时,把手机放到一边,在这个只属于彼此的时间里聊聊最近的感受和想法,也可以选择在饭后或周末散步的时候,跟对方聊一聊心里话。
2、从小议题切入
很多人觉得深度交流很困难,可能是因为他们觉得要聊理想或创伤等很复杂的话题。但是,深度交流未必从一开始就要触及内心最深处的东西,我们完全可以从日常的一些小小的事情切入,将其变成一次温暖的深度对话。
比如我们可以向伴侣分享今天的工作成就,和伴侣一起聊一聊最近生活中引发的感触,比较喜欢的事物和活动等等,都是一些很容易开口,聊起来也很轻松愉快的议题。
3、多倾听,少评判
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于将对话当作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所以当伴侣倾诉焦虑和压力时,很容易就会立刻进入一种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聊天模式,一味地提供建议。但是,这样却很容易会让对方觉得自己感受没有得到充分的理解和重视,很难进入深度的交流。
所以,建议大家在深度交流中暂时放下这种模式,尝试一种陪伴式倾听,就是不急着插话和提建议,只需要点头、对视或回应一些简短的词语,比如“我懂的”“对啊”。
等对方充分表达和分享以后,不要评判对方的做法和感受,而是给予共情式的反馈,比如可以这样回应对方:“感觉你最近确实压力挺大的”“所以那个时候你真的很需要支持对不对”。
4、多用开放式问题
在心理学家阿伦设计的“产生爱情的 36 问”中主要采用的就是开放式问题,因为这种问法能够引导对方更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和愿望,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是不是、好不好”的层面,从而更容易创造出一段深度的对话。
因此,当我们准备与伴侣来一次“Deep talk”时,就可以试试两个人轮流回答类似下面的开放式问题:
· “最近发生的事情里,有哪些让你比较印象深刻的事情?”
· “有什么小目标,是你很想要实现的?”
· “你生命中最尴尬的一次经历是什么?”
结语总而言之,Deep talk 其实并不难,我们可以将它看作亲密关系中的一种充满温柔和爱的相处习惯,就像一条爱情的涓涓细流,日复一日地滋养着彼此的关系。愿你和你爱的人,都能拥有和享受彼此的 Deep talk 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