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23:11:50
柳叶刀惊曝:AI让医生6个月“废功”20% 癌症检出率崩盘
发布日期:2025-08-31 16:38:00  稿源:新智元

最近,一篇柳叶刀期刊论文发现,过度依赖AI“操刀”的医生,技能水平在短短几个月直线下降。当前有了AI的帮助,医疗专家能更准确地检测出结肠中的癌前病变。谁曾想,当撤掉AI工具的辅助后,他们发现病变的能力直接暴跌20%。


论文地址: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gas/article/PIIS2468-1253(25)00133-5/abstract

要知道,参与这项研究的19名医生可不是新手,个个都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曾做过2000+次结肠镜检查。

即便如此,他们依旧无法逃脱“AI让大脑退化”的现实。


Google掌门人Demis Hassabis不止一次豪言,“未来十年,所有疾病都会被治愈”。

还有更多乐观者预测,AI有朝一日将帮助找“攻克癌症的良方”。

若人类医生都不如以往了,这个圣杯难道要被AI摘下?


这项令人惊掉下巴的研究,还挖出了什么爆点?

AI让人类医生“上瘾”

这项研究由欧洲多家机构合作完成,最新成果已于周三发表在《柳叶刀·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期刊上。

团队主要在波兰的四个参与“结肠镜检查中应用人工智能预防癌症”(ACCEPT)试验的内镜中心进行。

为了开展实验,他们收集了2021年9月-2022年3月期间,一共2177例结肠镜检查。

所有检查,均由19名经验丰富的内镜医生执行。其中,有1433例非AI辅助检查。


腺瘤属于癌前病变,更高的腺瘤检出率意味着更低的结直肠癌风险

这里科普一下,结肠镜检查通常由内窥镜医师进行操作,可以检测并切除腺瘤,从而预防肠癌的发生。

此前,已有多项研究证明,AI辅助结肠镜检查,可提高腺瘤检出率。

为了check使用AI对人类医生技能的影响,最新研究比较了AI在应用前三个月与应用后三个月,结肠镜检查的质量。

检查在有或没有AI辅助的情况下随机进行。

在未得到AI辅助的检查中,有795例是在常规使用AI前进行的,648例则是在引入AI工具后进行的。

癌症检测,能力退化20%

实验结果表明,在引入AI前的三个月,腺瘤检出率(ADR)约为28.4%(226/795)。

引入AI三个月后,当临床医生在没有AI辅助的情况下进行检查时,比率降至 22.4%(145/648)。


这一结果,相当于腺瘤检出率相对下降 20%,绝对下降 6%。

研究发现,AI确实能帮人类医师提高检出率,但一旦撤除辅助,他们的技能反而下降了。

在没有AI辅助的情况下进行认知决策时,自身的积极性、专注度和责任感都有所减弱。


大脑退化,警惕AI依赖症

对此,作者认为最关键的原因在于——人类天生对决策支持系统,如AI的建议有着过度依赖的倾向。

想象一下,你想去某个地方,却不能用Google地图,却发现自己已经不会用传统地图了,就是这种感觉。

研究共同作者Marcin Romańczyk表示,我们将其称之为“Google地图效应”。


UCH的胃肠病学顾问医生Omer Ahmad犀利地指出,“本质上,对AI检测的依赖可能会钝化人类的模式识别能力”。

常规使用AI还可能在撤除辅助时“降低诊断信心”,或者导致内镜医生操纵结肠镜的手法退步。

更值得注意的是,参与研究的19名医生都经验丰富,这对实习医生或新手的影响可能更加严峻。

在Reddit上,这项研究被吵的火热,网友们纷纷发表了不一的看法。

一位有经验的医生自述,自己带的首个住院医师,用一款临床AI工具记录所有病人症状。

他表示,“这些AI还远未达到替代人类思考的程度,如果让其代劳,自己技能退化不说,耽误患者治病可是大事儿”。


另一位网友在另一个领域,也发现了类似的情况。

一位年轻赛车工程师向ChatGPT求助,将轮毂从15英寸改为18英寸,能否提高圈速?

然而,ChatGPT却给了一个荒谬的答案——快2.5秒,他却相信了,简直就是在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


大脑,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用进废退”的器官。人类神经可塑性已在下降,AI恰恰加剧了这一问题。


还有一位网友表示,这就像临床版的“自动驾驶”:软件表现越出色,我们就越放松,直到自己的“模式识别”能力逐渐退化,错过的息肉最终可能演变成错过的性命。

参考资料: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23:11:50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