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科学家开发鉴证新技术 可从弹药壳上恢复指纹
梅努斯大学(Maynooth University)的一支爱尔兰科研团队开发出了一种突破性的电化学技术,能够从发射过的黄铜弹药壳上恢复指纹,这在此前因射击时产生的高温和摩擦而被认为几乎不可能。

该新型电化学测试甚至能在弹壳经历极端高温后恢复指纹,有望极大提升法医学的办案能力。梅努斯大学化学系的Eithne Dempsey博士及其前博士生Colm McKeever博士创造了这一创新技术,可在弹壳经历枪击射击时极端高温后依然揭示其上的指纹信息。
数十年来,刑侦专家一直难以从枪支及弹药壳中提取可用指纹,因为发射时的高温、摩擦和气体会摧毁所有生物痕迹。犯罪分子因此往往认为留下弹壳并不会被追查到案发现场。
“在法医调查中,发射过的弹壳上提取指纹一直是‘圣杯’般的难题,”Dempsey博士表示,“传统观念认为射击产生的高温会摧毁所有生物残留。而我们的技术能够揭示那些原本不可见的指纹脊线。”
研究人员发现,通过在黄铜弹壳表面覆盖一层特殊材料,可以暴露隐蔽的指纹脊线。不同于以往依赖强力化学品或复杂设备的传统方法,这一新技术采用安全易得的聚合物,并用极少的能量在几秒内生成清晰可见的指纹。
具体操作是将弹壳浸入含有特定化学物质的电化学池中。施加电压后,溶液中的化学物质会被吸引到弹壳表面,在指纹脊线间沉积材料,形成高对比度图像。指纹几乎瞬间显现,仿佛“魔术”一般。

McKeever博士介绍:“利用弹壳表面残留的烧焦物作为模板,我们能够在指纹脊线间沉积特定材料,从而实现可视化。”测试显示,即使样品存放16个月后,该技术依然有效,显示出极高的耐久性。
这项研究对刑事侦查意义重大,目前侦查部门普遍认为弹壳经发射后已无法保留指纹残留。McKeever博士指出:“目前弹壳法医分析的最佳结果是将其与开火的枪支匹配。我们希望这种新方法可以将弹壳与实际装弹者直接关联。”
研究团队专注于黄铜弹壳,这种材料过去极难检测到指纹,也是全球最常见的弹壳材质。科研人员认为这一指纹检测技术有望扩展到其他金属表面,为与枪械、纵火相关的案例开启更广泛的法医应用前景。
该技术利用一种名为恒电位仪(potentiostat)的设备控制电压,这类仪器可小型化至类似手机的水平,有望打造便携式法医检测工具箱。McKeever博士表示:“通过这种方法,我们使弹壳本身成为电极,可以在其表面实现化学反应。”
专家强调,虽然这项新技术非常有前景,但要在全球执法机构推广应用前仍需经历严格的测试与验证。相关研究论文已于2025年4月19日发表在《Forensic Chemistry》期刊上。
本研究获得梅努斯大学化学系博士教学奖学金及爱尔兰研究委员会博士奖学金支持。
编译自/ScitechDail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