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05:02:06
一颗房屋大小的小行星给“隼鸟2号”任务提出新挑战
发布日期:2025-10-02 12:18:35  稿源:Win10s.COM

据欧洲南方天文台(ESO)10月1日消息,天文学家最新观测发现,日本隼鸟2号延展任务的目标小行星1998 KY26实际上比先前估算的小得多,且自转速度极快。通过全球各地天文台(包括ESO的甚大望远镜VLT)综合观测,研究显示,这颗小行星直径仅约11米,几乎比之前估计的30米缩小了三倍,一天仅持续五分钟,转速是此前预期的两倍。

这颗小而快速的小行星成为日本隼鸟2号太空探测器2031年的新目标。距离预定到达还有六年,新的测量为登临操作提供了关键数据。主导研究的西班牙阿利坎特大学天文学家托尼·桑塔纳-罗斯指出:“我们发现实际情况与以往描述完全不同。”

新观测结合之前的雷达数据,证实1998 KY26直径仅11米,其大小甚至可容纳在VLT望远镜的穹顶之下。小行星自转周期仅五分钟(先前估算为十分钟)。这意味着隼鸟2号到访时面临极大挑战——由于体积小、转速快,触地操作更为困难。

1998 KY26将成为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隼鸟2号探测器的最终目标。在原始任务中,“隼鸟2号”成功探测直径达900米的162173 Ryugu号小行星,并于2020年将样本送回地球。因燃料尚充足,隼鸟2号延展任务至2031年,将尝试探索迄今最小的小行星,这也是人类首次探访直径仅十几米的小天体(以往访问的小行星直径动辄数百乃至数千米)。

此次地面观测主要为支持任务准备。桑塔纳-罗斯及团队在地球附近窗口期、利用大型望远镜进行观测。他们发现1998 KY26表面较为明亮、可能是一整块岩石,可能源自行星或其他小行星碎片。也不能完全排除由松散碎石堆构成的可能。由于没有实地考察过直径约十米的小行星,研究团队对其内部结构也难以定论。

桑塔纳-罗斯表示:“令人感到神奇的是,即将接近的小行星实际大小与飞船几乎相当。而且我们利用地基望远镜成功测量如此微小的天体,说明未来有能力对其它类似目标做出精准观测。这些方法甚至可用于计划未来近地小行星探测和采矿任务。”

ESO德国天文学家奥利维耶·海诺补充:“现已知,我们有能力详细研究即使是最微小、可能威胁地球的小行星,比如2013年坠落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的那颗,体积仅略大于1998 KY26。”

编译自/ScitechDaily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05:02:06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