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6:04:51
苹果iPhone 17 Pro拆解 揭秘蒸汽冷却腔设计与划痕成因
发布日期:2025-09-24 12:30:45  稿源:Win10s.COM

在近期由iFixit进行的iPhone 17 Pro详细拆解过程中,关于这款新旗舰的划痕问题以及核心散热结构,都获得了进一步的解释和揭示。继上周对iPhone Air的超薄机身拆解后,本次聚焦在iPhone 17 Pro的内部结构,不仅涉及组件探索,更重点解析了困扰用户的“划痕门”现象。

拆解伊始,团队采用传统的撬棒与真空吸盘进行分解,发现该机型已取消了去年双入口设计——此前可以从屏幕和后盖任意方向拆卸,极大便利了维修操作。

在新机型中,虽然后盖依旧使用陶瓷材料,但只遗留充电线圈可通过背部更换,其余部件均需先拆掉显示屏才能修复。

本次拆解过程中,维修团队发现了多达14颗Torx Plus螺丝,揭示了全新的电池托盘设计。苹果继续使用电催化脱粘胶带,但托盘的加入,似乎是为更便捷地粘合电池与托盘,同时有望将预装胶的托盘作为售后备件。实际脱粘过程仅需12伏电压,70秒内即可完成。

iPhone 17 Pro首次引入蒸汽腔散热,是新一代热管理技术。该腔体利用液体存储,通过汽-液循环快速导走芯片热量。用热成像仪观察,蒸汽腔安装于A19 Pro芯片之上,可显著降低热量积聚,避免性能降频。与上一代iPhone 16 Pro Max高温热手的情况相比,17 Pro长时间运行时将大幅改善。

腔体内部呈网格夹层结构,铜材表面收集水蒸气,并通过网状路径凝聚回流,有效托管核心元件温度。

据iFixit介绍,这一代iPhone 17 Pro更多采用螺丝而非胶水固定,包括Taptic Engine和扬声器均由多类型螺丝(如三角、十字、立柱)固定,提升可拆卸性,但也增加了更换工具的烦琐。仅释放USB-C接口就有22颗螺丝,且该接口为塑料材质,不如iPhone Air上的3D打印钛合金模组。前置传感器通过两颗压扣,后摄由三根排线连至主板,整个主板则置于顶部区,经扩展的相机“高原”结构增添了空间。

针对“首日划痕”投诉,iFixit用显微镜分析发现,阳极氧化层在相机凸起边缘(未见斜角、无支撑)的部位最为脆弱。平面区域使用Mohs硬度计划痕虽可见,但不会剥离表层;而凸起平台(plateau)边缘则会因下层支撑不足而使氧化层脱落。

团队还咨询了冶金专家Daid Niebuhr。其结论是,这属于金属“剥落”(spalling)现象,不是钛换铝造成的,而主要源于相机高原设计的锐角。未被充分支撑的氧化层极易断裂、造成铝裸露。而平面区域划伤则仅为表层形变,没有同类剥落。

在维修评分方面,iFixit对这一设计调整态度复杂。新式电池托盘让维修电池更加便捷,但因双入口结构消失与USB-C更换步骤繁琐,整体维修性略逊于iPhone Air。最终,iPhone 17 Pro获得7分(满分10分)的初步“可维修性”评价。

iPhone 17 Pro在散热与维修改进方面展现创新,同时也显露出由于结构调整带来的新问题。消费者在选购时可参考专业拆解报告,结合自身需求进行权衡。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6:04:51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