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星舰飞船在第10次试飞中首次成功部署模拟星链卫星
8月27日消息,美国东部时间周二晚间7点30分,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巨型火箭星舰从其位于得克萨斯州的星舰基地发射台点火升空。伴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鸣,星舰的超级重型助推器按计划点燃33台猛禽发动机,直刺苍穹,执行第10次试飞任务。
发射后2分50秒左右,星舰上面级发动机点火,与超级重型助推器顺利分离。
此次试飞中,超级重型助推器并未返回发射场,而是在下降阶段测试了所搭载发动机的不同配置方案,最终于发射后6分50秒左右在墨西哥湾完成溅落。虽然超级重型助推器所搭载的33台猛禽发动机在发射过程中有一台未能正常工作,但未对火箭飞行及助推器在海面软着陆造成明显影响。
此后,上面级星舰继续加速至轨道速度,并计划在印度洋上空再入大气层。
在飞行过程中,星舰飞船成功对所搭载的8颗新一代“星链”卫星模型进行了部署测试,并成功进行了太空发动机点火测试。太空发动机点火对于未来星舰入轨及离轨至关重要。
发射后约15分钟,星舰飞船的有效载荷舱门开启,所搭载的8颗卫星模型被依次弹出,大约每分钟弹出一颗。飞船成功部署了全部8颗星链模拟卫星,其“糖果机”式的卫星释放系统在测试中表现顺利。而在第九次试飞中,“星舰”的有效载荷舱门未能打开,导致模拟卫星被困在飞船内部。
发射后约38分钟,飞船进行了关键的引擎重启测试,点燃一台猛禽发动机,标志着本次飞行的全部在轨演示任务圆满结束。这项测试至关重要,旨在验证星舰执行离轨制动的能力,这是其未来控制自身返回地球大气层、实现安全着陆的前提。
下降过程中,SpaceX还再次对“星舰”的隔热瓦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这些瓦片覆盖在飞船侧面,旨在保护飞船在重返大气层时不会因过热而烧毁。“飞船和助推器都还面临着数以千计的工程挑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周一强调,而星舰的隔热罩或许是亟待解决的最大问题。虽然飞船尾部后裙部分受损,襟翼被烧穿,但仍保持了正常下降姿态。
最终,星舰飞船成功经受住了再入高温考验,于发射后约1小时7分钟溅落印度洋,完成了跨越大半个地球的航程。
一波三折的试飞
这次星舰发射原定时间是周日晚间。但在推进剂开始注入火箭燃料箱后不久,SpaceX就宣布发射取消。马斯克在社交平台X上解释称,问题在于火箭的地面系统出现了“液氧泄漏”。随后在周一,来势汹汹的乌云和潜在的雷电威胁又让这枚已加满燃料的巨型火箭无法离开地面。
与NASA及传统航天公司倾向于预先排查所有工程问题的做法不同,SpaceX采用的是一种“边造边改,不断试错”的研发理念。这种方式虽然会导致更多次失败,但已被证明更快更高效。
然而,第七、第八和第九次星舰试飞的结果却有些令人失望,在这几次任务中,星舰飞船出现故障的时间点甚至比第五和第六次试飞时更早。在后两次试飞中,星舰飞船曾成功经受住了再入大气层的考验,并在印度洋上空完成了模拟着陆。
在今年5月进行的第九次试飞中,星舰飞船虽然进入太空,但燃料箱增压系统扩散器发生故障,导致甲烷泄漏到飞船鼻锥中。这使得本次试飞不得不跳过原定的测试太空发动机点火和“星链”模拟卫星部署等环节。飞船在太空中翻滚,最终在印度洋上空再入大气层时烧毁。
在此之前的第七、第八次试飞失败得更早,星舰飞船在上升阶段解体,对佛罗里达和加勒比地区的空中交通造成了影响。
SpaceX表示已对扩散器进行了重新设计。今年6月,原计划用于第十次试飞的星舰飞船在发动机地面测试时发生爆炸。事故无人伤亡,但飞船被毁,并导致SpaceX的一处测试场严重损坏。
马斯克对星舰寄予厚望,他认为这是人类实现载人探索火星这一目标不可或缺的工具。这次试飞对马斯克和SpaceX都至关重要,他们希望能借此证明飞船有能力实现关键目标。同时,这次试飞对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也同样关键,因为NASA需要依靠“星舰”将宇航员再次送上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