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发现极为罕见的“四体星系”

摘要:

“三体”的概念几乎无人不知了,但你能想象宇宙中还存在“四体星系”吗?近日,天文学家发现了一个极为罕见的“四星系统”,天文学编号“UPM J1040-3551 AabBab”,位于南天星座叽筒座方向,距离地球只有大约82光年。

它包含两颗年轻的红矮星、两颗寒冷的褐矮星,两对天体各自环绕彼此运行,然后整体围绕一个共同质心运行,构成了一种特殊的层级稳定结构,公转周期超过10万年。

观测显示,两颗M型红矮星的表面温度约为2900摄氏度,只有太阳的大约17%。

两颗褐矮星均为T型,表面温度只有大约550摄氏度、420摄氏度,同时体积仅稍大于木星,但质量是木星的10-30倍。

红矮星(red dwarf)是指表面温度低、颜色偏红的矮星,尤指主序星中比较“冷”的M型/K型恒星,质量不超过太阳质量的一半,同时超过105个木星,表面温度为2500-5000K。

太阳系之外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比邻星,就是一颗红矮星——它就是一个三体星系,是《三体》的原型。

褐矮星(Brown Dwarf)又称“失败的恒星”,是构成类似恒星,但没达到0.08倍太阳质量,不足以在核心点燃聚变反应的气态天体,是处于最小恒星与最大行星之间大小的天体,属于“亚恒星”天体。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评论